■ 邓妍 桂毅
4月10日上午,在枞阳县钱铺派出所“三公·云调解”工作室里,经过民警、法官、司法工作者携手开展近一个小时的调处,一起因玩耍不慎坠伤的赔偿纠纷成功化解。涉事双方共同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名,自愿达成和解。殊不知,前一日,双方还差点为了医疗赔偿费用的问题对簿公堂。
去年9月份,钱铺镇居民汪女士的儿子与同村一同伴外出玩耍时,不慎从树上坠落导致受伤,事后双方因为责任的划定及赔偿方案产生了矛盾。“当时孩子身上三处骨折,手术治疗了多次,医疗费花了近6万元。期间,对方家里一次都没到医院或者家里来看望,我们心里就有了疙瘩,闹了一点矛盾。”汪女士告诉记者,原本是关系不错的两家人,却因为这件事,矛盾愈演愈烈。从最初的口角之争,升级到肢体冲突,气急之下的汪女士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。随后,双方当事人便被请到了“三公·云调解”工作室,由公、法、司多方组成调解团队,对事故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,同时依据实例阐明司法裁判尺度,最终双方就损害赔偿金额等核心争议达成了和解。
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、从案结事了到事心双解,“三公·云调解”这项极富地域特色的调解机制,正悄然改变着当地的基层治理生态,为化解矛盾纠纷、促进社会和谐带来了新的活力。
据2024年数据统计,钱铺派出所全年接报警量738起,其中78%涉及老年群体纠纷。“这一块真是难啊!”派出所所长钱立旺感慨道,“这些纠纷类型多,像家庭、邻里、宅基地矛盾啥都有,调解起来特别费劲。到了法院判,当事人还是不理解,官司是打赢了,但矛盾纠纷还在,最后还可能会导致民转刑事件发生。”
复杂的纠纷急需新的破局之法。经过一番思索,钱铺派出所的民警们结合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、枞阳县“先让礼让工作法”,推出了“三公·云调解”机制。这一机制以“公心、公信、公平”为核心理念,组建了由律师、法官、司法员等组成的专业调解团队,还借助“一块屏+一个小程序”,开启了云上调解新模式。
“公心是调解的基础,公信靠专业和透明赢得,公平则是调解的结果。这‘三公’,缺一不可。”钱立旺说道。在一次婚姻家庭纠纷的调解中,双方因房产问题吵得不可开交。调解团队秉持公心,不仅通过“一块屏”现场问诊、参与劝和,还通过“云调解”连线法律专家,给出专业的法律意见。整个过程公开透明,最终给出公平的调解方案,双方心服口服。
专业调解团队是“三公·云调解”机制的一大法宝。团队成员个个经验丰富,不少人在周边地区颇有名气。“遇到复杂纠纷,团队里不同领域的专家一起发力,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,难题就好解决多了。”钱立旺介绍,“云调解”还打破了时空限制,随时随地都可以组织双方进行调解。
“三公·云调解”机制自年初建立至今,钱铺镇实现了区域内矛盾纠纷的全化解,矛盾化解成功率达到了100%,许多矛盾纠纷更是在萌芽阶段就得到化解。“希望通过我们的创新实践,在基层矛盾化解中找寻到更符合地方实际的思路和方法,守护百姓的安宁与幸福。”钱立旺说。
稿件来源: 铜陵日报
|
编辑: 王章志
|